【我和我的文化空间】广州市文化馆建设二三事:精心营构,不负时光
“我和我的文化空间”微纪录片
在全国最大的园林式文化馆中享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在“御溪书斋”里沉迷于国潮文化的创意活动,在翁暖茶馆里感受茶香氤氲的从容时光,在永庆坊里体验岭南文化风味.......
如今,广州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如雨后春笋涌现在城市乡村之中,以艺术、阅读、动漫、自然、历史等不同主题为特色,正逐渐成为广州群众的文化打卡地,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走进百姓的生活半径,您是否也想参与其中呢?
为了更好地展现新时期广州公共文化的活力,以新的表现形式挖掘更多新型文化空间,由广州市文化馆历时一年打造的“我和我的文化空间”微纪录片已陆续推出,分为“新馆篇”“乡村篇”“社区篇”三个篇章,带您走进广州大街小巷、田园村落,探寻各种各样美好而有趣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快来一起实现“云上”打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感受其独特魅力吧。
在“新馆篇”中,让我们一起来跟随广州市文化馆新馆设计师的脚步,领略不同园区的魅力;听听建筑工人的讲述,走进难忘的新馆建设历程!
2023年1月,广州市文化馆以新园新貌在海珠湖畔与公众见面。主题展览精品荟萃、文艺演出好戏连台、公益培训百花齐放……一场又一场文化惠民活动在新馆接续出彩,它们与空间相宜、与园林相映,共同组成了风景如画、百姓开怀的文化景观。回望设计建造之时,一尺一寸的丈量、一钩一抹的搭建,建设者们用心营造、共建繁华,也成就了此时的同欢共享。
“文化馆的建设项目,最高峰时期是有600多人在参与建设。”负责新馆建设的施工方经理梁树偕介绍,新馆建设项目始终以精品工程为标准施工建设,在选材、工艺、结构等都需多方考虑和实时优化,花了4年多时间最终完成。
岭南水乡小桥飞渡,亭台楼阁星罗棋布。如今的广州市文化馆是一座以现代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建造还原的仿古建筑。在建设过程中,整个园区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受力结构,再搭建菠萝格原木的斗拱、叠梁,其中还需预埋超过2万条固定木结构的螺栓,最后在屋面铺设碌筒瓦、琉璃瓦,才得以形成内里坚实、外在气派的园林建筑。
整体结构搭建说来轻巧,但细到园林各处的亭桥楼榭、池苑石山,就是细微之处见真章。木构工人陈少智从项目伊始便参与其中,他十分自豪地说:“能够从始至终地来参加这个大型的古建工程是我人生的一大亮点。”古建的用工用料一向考究,陈工介绍起来如数家珍。说到用漆,是用从潮州运来的传统猪血料,用来打底能防水、防潮,还耐用、牢靠。说到木雕和木结构的安装,邀请了广东省非遗传承人肖楚明老师的团队来完成,合计有一千多米长的工作量全由人工完成传统雕刻,更显灵活生动。还有广绣园中八角亭木构部分的搭建,也需人工凿制,如何把握红檐板的弯度、翘脚的长度以及榫卯结构的套接,都是工人们日积月累的经验所得,历时两个月最终成型,让陈工对此印象深刻。
游历园中,青砖砌成的山墙、龙船形制的屋脊、惟妙惟肖的灰塑……这些岭南园林中的建筑特色,都离不开建设者们匠心制造。据梁经理介绍,外墙的青砖是按尺寸重新打磨切割、再用传统丝缝铺设;灰塑制作需传承人现场搭梯高空作业,长此以往,一丝不苟地绘制完成;还有在翰墨园、广绣园所见的瓦面,筒状瓦面呈现灰黑,是岭南瓦面“碌筒瓦”的做法,需人工在原来铺完的素瓦上,再上一层草筋灰而做成。
梁经理感慨:“这是我参与过的最大的仿古建筑群项目,历时时间长、建筑体量大。”这是需要一个大团队方能合作完成的园林建筑。建设项目负责人介绍,为保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材料进行多方比对,从广州市番禺区、佛山市等具有岭南特色的地方优选古建材料;与一批非遗传承人通力合作,在工艺上严格把关;为了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主体建筑还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板发电……如此种种,非一朝一夕之功。
采用亭、台、楼、阁、榭、轩、廊、坊、桥、池、山相结合的形式,广州市文化馆以“十里红云一湾水,八桥画舫十六亭”为设计理念,融合汉唐、岭南建筑元素,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将传统融合现代,打造一方南国风情,园中有园、景外有景;精心营构,破茧成蝶,最终迎来全新呈现。不久前,广州市文化馆成立“青少年导赏志愿服务队”,在未来,以“非遗之美”“建筑之美”为内容,一批青少年志愿者们将以导赏、展演等形式,带您一同探寻更多新馆建筑的设计理念、精心营构的园林景观、领略多彩非遗的生动场景、文化惠民的大美气象。欢迎大家常来、多来广州市文化馆。
扫描“广州市文化馆”视频号二维码
在“我和我的文化空间”专题
观看完整微纪录片
多样的城市空间、丰富的文化生活!《我和我的文化空间》微纪录片上线啦!
广州市文化馆7月活动排期速递
以上推荐欢迎点击图文查看
< 完 >